南京民警施妙计,从“心”出发解忧急
这个派出所有个心理服务小分队
南报网讯(通讯员玄公宣记者张彪)近日,在中山陵路美龄宫门前,两对情侣因琐事发生争执。正在附近执勤的中山陵派出所民警徐志华快步上前进行劝导。她注意到其中一名男游客身穿衬衫,印有“peaceandlove(和平与爱)”字样。徐志华灵机一动,对男游客说:“你的衣服上写着‘peaceandlove’,平时是不是也应该践行这个理念呢?”简短一句话,让对方主动让步,纠纷被悄然化解。
这种“柔性”处理方式,正是中山陵派出所探索心理服务在基层警务中作用的缩影。依托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打造的“玄警心晴”心理服务队,该所女子服务队的多名成员接受了专业的警务心理培训,掌握了识别情绪、疏导压力、引导沟通的技巧,将心理学真正融入日常执法和服务中。
不久前,外地游客王女士报警,称自己年幼的女儿在紫金山游玩途中走失。接警后,徐志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。面对情绪崩溃的母亲,她没有急于追问,而是轻声安慰,“您慢慢说,别着急。”通过耐心倾听和安抚,王女士逐渐平复情绪,终于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女儿是在“道生说法”石像附近。徐志华随即调取周边监控,并根据线路研判,在拥翠亭附近成功找到了走失的女孩。
“调解工作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,更重要的是疏导情绪、建立信任。”徐志华说,“心理学就像一把钥匙,在关键时刻打开对方的心门,让矛盾得以真正化解。”
派出所教导员吴燕,作为心理服务队的骨干成员,把心理学知识与警务经验结合起来,多次为游客排忧解难。
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,一名来自外地的男子走进派出所,神情憔悴。吴燕了解到,该男子因为一些个人问题,想在钟山风景区散散心,却仍未能“走出去”。吴燕没有直接劝说,而是通过心理学谈话技巧,引导他讲述自己的经历,帮助他正视内心的创伤。“你觉得生活没有意义,那我们试着找一个小目标,哪怕是每天按时吃饭,慢慢来。”她轻声说。也或许是被民警的友爱感动,陈先生从一开始的泪流满面,到后来有了笑容。在离开派出所前,他给吴燕一个深深的拥抱,“谢谢你们,我会好好生活下去。”
这样的心理援助,在中山陵派出所已成为常态。景区每日接待大量游客,人流密集,冲突、走失、求助时有发生,报警游客会有情绪波动。而民警们不只是冷静的执法者,也成为“共情者”。
为了提升民辅警的心理服务能力,玄武公安分局还定期举办心理大讲堂,邀请高校专家授课,围绕心理疏导、舆情引导、纠纷调解等多个警务场景展开实战演练,推动“心理+警务”融合发展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玄警心晴”心理服务品牌逐渐形成,为一线民警赋能,也让景区游客在警徽下收获了更多安全与温暖。
配资炒股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