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风里有咸味,混着铁与血的味道,还有一点说不清的孤勇…有些人,生来就不该安安分分待在温室里,郑成功就是那种。
他生在日本平户,母亲是日本女子,父亲郑芝龙是福建沿海的海商巨头。听起来有点“混血王子”的意思,可在当时,那身份尴尬得很——既不是纯粹的日本人,也不算大明土生土长的士大夫家小少爷。小时候,他在平户的海滩边跑,手里捡到的不是贝壳,而是被潮水冲上来的破渔网、木屑、偶尔还有些带毛的海鸟骨头,那些东西,比课本有趣多了。
要说他爹郑芝龙,年轻时是个野路子混混,后来却成了明朝东南沿海的海上王者,钱多到数不过来,可见玄学这东西有时挺准。可等到郑成功成年,老郑却突然倒了大霉——投降清廷,换来半条性命。那一刻,父子的路彻底分开了,一个跪了,一个不跪。
郑成功后来没留在日本,也没在福建安享荣华,而是跟着南明的小朝廷四处漂泊。说白了,他明知大明的江山已经没救了,可心里那股倔劲压不住。别人看的是趋势,他看的是骨气。清军南下,他领着兵一耽误就是几年,从福建到广东再到东南沿海的乱世海上,他像一个永远不肯靠岸的人。
1661年,他带兵渡海去打荷兰人。 有人说那时候的台湾,不过是个小岛,值当吗?可他觉得值,到了海峽边,风像是要剥掉人的脸,船板被海浪拍到崩裂的声响,像战鼓。他们在赤嵌城外对荷兰人喊话,翻译一通,外国人的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。1662年,荷兰投降,他真的就这么收了台湾。
这下厉害了,台湾成了扼住东亚航路的一颗钉子。郑成功在那儿修城、屯田、练兵,还跟清朝耗着。他看海时的眼神,总让人觉得这人心里还有更大的盘算。可惜天不遂人愿,他不过三十多岁就病死了,事没收完,岛没守稳,连后路都还没铺平。
回头看他这一生,说辉煌吧,他没坐过真正的帝位;说失败吧,他拿下了台湾,让荷兰人在东亚的嚣张被按下去好几年,还意外地确立了新的海上秩序……这事儿的戏剧性,就跟他的人生一样,半截热血,半截遗憾。
有人觉得他蠢,明明可以像他爹一样活得舒舒服服,为什么非要折腾到死。可他可能压根就没想过退路,就像很多人面对风暴时,不是先找避风港,而是直接调头向风口去。到底是骨气,还是不识时务,谁说得清呢…
#民族英雄#
配资炒股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